杨洸 杜丽洁:数字新闻生态下用户参与的多维度探索

2024-09-24 00:59

  杨洸(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杜丽洁(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的目标是展现用户在数字新闻中的参与方式、表现及其影响,通过分析用户与新闻机构在生成内容上的互动,揭示数字新闻生态中的新合作关系,并探讨如何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实现新闻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数字媒介生态的转型,用户参与成为数字新闻业以及数字新闻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数字媒体的兴起,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和信息聚合平台的出现,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提高了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的便捷性,降低了技术门槛。信息技术的创新改变了新闻的制作和消费方式。各种数字平台使新闻用户可以表明他们对所读新闻的喜爱程度、与他人分享新闻以及发表评论。用户能借助多种技术和平台参与新闻,不仅形式丰富,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样态,还逐渐形成了用户参与文化,是用户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表现。

  用户参与新闻改变了原有的新闻业与用户、专业从业者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习惯于单向传播和将受众视为被动接受者的媒体必须学会倾听和回应用户的需求和批评。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用户不仅传播和分享新闻,更可能进行内容的生产和制作,当用户生产的内容与信息在数字媒体平台与新闻机构竞争时,当前的新闻业和新闻机构必须适应在信息生产领域这种参与式文化的兴起,并改变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模式,将用户的新闻参与纳入新闻生产当中,这也体现了新闻业中新合作关系的出现。本文的目标是展现用户在数字新闻中的参与方式、表现及其影响,通过分析用户与新闻机构在生成内容上的互动,揭示数字新闻生态中的新合作关系,并探讨如何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实现新闻业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技术以及数字化新闻产品的兴起为用户参与新闻提供了必要的媒介环境。用户参与指的是个体或群体通过各种数字平台和工具,参与到新闻内容的生产、传播和讨论中。这种参与形式多样,可以包括评论、分享、点赞,甚至是直接创作和发布内容。新闻研究将这一现象称为“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1],也有其他概念如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2]、互动新闻(Interactive Journalism)[3]、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4]、开放新闻(open journalism)[5]、互惠新闻(reciprocal journalism)[6]等。

  其中参与式新闻与公民新闻的使用频率更高,经常被混用,也有学者区分了这两种新闻实践的区别,认为前者是自下而上的,在专业新闻机构允许的前提下,用户积极参与新闻收集、生产和传播,而后者范围更为广泛,用户负责收集内容、构思、制作和发布新闻产品的行为都称为公民新闻[7]。虽然这些概念在不同层面上有所差异,但综合来说都描述了新闻业中技术、专业、用户三者之间的新组合,催生了新实践和新关系。

  从这些新闻实践形式的发展不难看出,用户参与新闻经历了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从技术层面来看,在传统媒体时代,用户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读者数量和收视率上,这些指标决定了媒体的广告收入和影响力。然而,用户的角色基本上是被动的,即接收信息,而不是生产信息。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用户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变得更加主动和互动。在用户参与初期,主要表现为对网络新闻的评论,不同的新闻网站逐渐开放评论区和论坛,在这一空间中与用户进行互动,受限于技术条件,用户在新闻网站的评论区更多通过文字的形式参与。后来,博客、微博等平台兴起,用户开始进行自我创作,尤其是微博这种简洁、即时的传播平台更是加快了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无论是分享新闻还是发布新闻,进一步推动了用户参与新闻。

  智能化的数字技术发展为用户在新闻制作与传播领域的参与开辟了广阔天地。随着信息技术迭代加速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任何人都能便捷地随时随地记录身边事件,并即时分享。人工智能的崛起对新闻行业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丰富了用户参与的维度,也对传统新闻生产模式形成了补充。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比如自然语言处理和图像生成,它们极大地赋能用户创作新闻内容,无论是文字、图像还是视频,都能更加高效地生成。用户现在可以借助AI工具来编写新闻报道、发表评论、创作多媒体素材,甚至运用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来打造沉浸式的新闻体验。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用户生成内容的品质,还将新闻制作的准入门槛降至新低,有效激励了更广泛的公众投身于新闻的创意表达与传播之中。

  用户与新闻行业的互动模式历经了显著的演变过程。在传统的媒介生态中,受众大多扮演着信息接收者的角色,其反馈偶尔被视为对新闻独立性的潜在干扰,导致受众舆论与媒体舆论时常呈现出一种紧张的对峙状态。尽管新闻媒介依赖受众,双方的关系却常常因明显的界限与隔阂而显得疏远且缺乏互动。随着电子邮件通讯和在线新闻平台的兴起,这一格局开始转变。新闻机构逐步开放更多互动渠道,诸如在线投票、邮件反馈及评论区讨论,不仅促进了受众间的沟通,也搭建了受众与记者直接对话的桥梁,人际互动逐渐成为用户参与新闻的核心形式。尽管这一时期新闻内容的生产仍由专业机构主导,但用户的参与已经开始为新闻创作注入多样化的元素和灵感。近年来,随着用户参与新闻制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用户生产内容(UGC)不仅丰富了专业新闻素材库,而且频繁地融入主流新闻产品的核心之中。这种变化促使用户与新闻业界的界限日益模糊,双方的互动合作成为日常。用户驱动的新闻创新不再被消极看待,而是作为一股积极力量,重新塑造了新闻的价值取向与公众参与的文化氛围。

  因此,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多数主流新闻机构都会鼓励和倡导用户参与新闻。这一举措一方面可以增强用户黏性,维持新闻行业的持续活力与成长;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用户对新闻内容及社会动态的关注。通过加深用户参与,新闻媒体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促进信息的广泛传播与深入交流,激发社会正向发展的潜能。

  用户参与新闻的多样方式体现了公众对新闻行业和新闻实践的贡献。用户与新闻媒体间的关系及其相互期望深刻地影响着用户在数字新闻领域的参与程度。尽管新闻工作者有时可能过于强调用户反馈中情绪化或个人导向的诉求,而相对忽视了用户追求知识扩展的动机是其参与新闻的关键因素之一[8]。用户作为新闻内容的消费者,通过多种直接和间接途径与新闻机构互动,包括但不限于为记者提供新闻线报、背景信息,捕捉现场影像,持续分享特定领域的深度信息,以及参与官方新闻活动等。数字技术的演进为用户开辟了丰富的通道,使之能在数字新闻的创作与分发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减轻新闻界在社会监督方面的部分压力。随着数字新闻生产效率的提升,用户成为新闻发现与记录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何时何地,都成为实时在线、无处不在的新闻行动者,跨越时空限制,共塑新闻叙事的新格局。

  首先是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用户参与数字新闻的方式。新闻评论融合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特点:个人(源头)通过互联网(渠道)分享未经修饰的、自发的个人见解与感受(信息),并可能触达广泛的受众群体(接收者)[9]。用户借助评论渠道,不仅表达个人观点、反馈新闻报道,还与其他用户展开交流,这包括分享见解、提出疑问、添加信息细节乃至质疑报道的真实性。新闻评论机制不仅为新闻机构提供了宝贵的用户需求洞察,指引其优化报道内容,还催化了公众讨论的活跃度,进而增强了报道的深度与多元性。这种形式的参与既为新闻媒体创造了获取反馈并持续改进的空间,也为广大用户开辟了探索多元视角与意见的窗口。

  其次是新闻分享,作为用户参与数字新闻的另一个关键维度。用户能够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电子邮件及其他平台,将新闻内容转发分享,使更多人接触到重要资讯。这一行为不仅拓宽了新闻报道的覆盖范围,还显著提高了社会影响力。借由社交网络或即时通信应用,用户可轻松地将感兴趣的信息分享至家人、朋友或关注者,此过程也加深了个体间的沟通与互动。此外,分享的广泛性可以映射出新闻故事的吸引力及其在公众中的反响程度。

  最后,用户在新闻创作中的角色愈发凸显,他们通过个人博客、社交媒体账号乃至专业新闻网站等渠道,主动提交新闻线索、创作原创新闻或评论文章,为新闻领域带来了多重视角与丰富信息,充实了新闻内容的多样性。这一参与形式不仅为用户开辟了表达个人观点与分析见解的渠道,还为数字新闻生态体系增添了宝贵的内容资源。尤其是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用户能够实时介入新闻现场,这种即时互动性极大激发了用户参与创作数字新闻的热情。同时,多样化的创作工具赋予了用户按个人兴趣与专长选择最适宜表达形式的自由,进一步拓宽了用户参与新闻创作的路径与可能。

  用户参与新闻的整个过程可细分为四个紧密相连的阶段:内容消费、互动反馈、内容创作以及传播扩散。这一连串的参与行为,每一环都对新闻的生成与传播模式产生深远影响。用户参与数字新闻的本质,是全面融入新闻的创作、传播及消费全链条,涵盖了提交新闻线索、分享个人经历、参与评论互动、点赞与转发、参与民意调查等多种表现形式。

  内容消费阶段:在此阶段,用户经由各式各样的渠道,如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平台、新闻应用等接触新闻信息。他们浏览文章、观看视频、收听广播,这一过程反映了用户对新闻内容的主动关注。数字平台的发达让用户得以根据个人偏好和需求,定制化选取阅读或观看的内容。

  互动反馈阶段:建立在内容消费的基础上,用户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互动手段,对新闻内容作出反馈。此阶段允许用户自由表达个人见解,对报道内容进行回应,并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互动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评论互动、点赞、转发传播以及参与调查问卷。这些互动不仅增进了用户与新闻内容的互动交流,也为新闻机构提供了反馈信息,促使其不断优化和调整。

  内容创作阶段:超越单纯的消费与反馈,部分用户更进一步、亲自参与到新闻内容的创作中。他们利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专业新闻网站等渠道,发表原创的新闻报道、深度评论或专题文章。内容创作不仅让用户的个人视角和专业知识得以展现,也为新闻内容的多元化与深度挖掘提供了重要支持和补充。

  传播扩散阶段:用户在这一阶段扮演着新闻传播者的角色,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其他传播平台分享新闻,助力信息的广泛传播。这种用户驱动的传播不仅加快了新闻的传播速度,还显著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公众知晓度,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对于新闻事件的兴趣与参与度。

  用户在新闻领域的参与方式与过程,显著受到技术逻辑的影响,并成为推动新闻行业转型的重要动力。参与式新闻的兴起,从根本上重塑了新闻生产的传统模式及消费习惯,特别是在线用户的即时反馈,不仅为新闻编辑室提供了关于报道内容与报道策略的编辑决策,还间接指导着受众在信息海洋中的阅读选择、理解路径及反应方式[10]。在数字化新闻环境内,用户参与的多样化形态与过程往往与技术可供性密切相关,然而,除了技术因素外,参与形式的多样性还可能受到多种其他变量的影响。尽管数字社会降低了普通大众参与新闻的门槛,但用户的实际参与热情及其深度,却深刻地与个人兴趣、需求、情感状态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生活背景相交织。目前,新闻机构还面临着用户新闻参与的评估数据挑战,即如何准确衡量技术层面的参与指标(如点击量、分享量等),能否真实反映用户参与的深层含义及其对新闻生态的实际效应。这意味着,在高度量化和技术驱动的当下,捕捉并理解用户参与的全面影响仍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任务[11]。

  数字新闻的兴起颠覆了信息的获取与消费模式,而用户参与则成为新闻行业发展的一大显著趋势。让用户参与记录关系到社会民生、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中,能够使数字新闻更好地履行社会功能,成为连接用户与不同社会系统的纽带,用户的在线反馈可能会成为人们判断信息线]。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现有的新闻价值观、惯例和实践创造了更多的新范式,但不可忽视的是不同的新范式也可能带来新的负面效应。新的模式非但未能催生积极参与的文化,反而引发了“参与疲劳”。面对参与度不均、管理难题(例如网络暴力、不文明交流及仇恨言论)等挑战,一些新闻机构选择关闭评论板块,这一做法在减少不良内容的同时,也限制了公众监督媒体、促进责任透明度的可能通道[13]。

  首先,丰富了数字新闻内容的多样性。数字新闻时代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参与能力,通过评论、分享及社交媒体平台互动,多样的观点与信息被注入新闻叙述中,促进了观点的碰撞与社会共识的构建。这种参与机制激励新议题的涌现,吸引了新闻媒体的关注。用户的角色融入内容生产,确保了新闻报道能涵盖更宽广的视角与多元的声音,特别是那些传统媒体可能忽视或报道不足的领域,因此增强了报道的全面性与深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了创作高质量新闻内容的新途径,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能轻松生成。这些技术不仅不限于生成视频摘要、数据可视化、图像解说等内容形式,还极大提升了新闻的吸引力与表现力,进一步促进了新闻内容的多样化与创新。

  其次,提升了数字新闻的制作质量。数字新闻环境中的用户互动成为提升内容质量的关键驱动力。新闻机构得益于用户的即时评论与反馈,能够迅速掌握公众对报道的直接反应,据此校准报道角度与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及高度可信。面对新闻行业遭遇的信任危机,用户不仅作为信息的接收者,更成为贡献者,他们提供的线索、分享的证据以及参与的事实核查工作,都是加固新闻真实性与可信度的基石。同时,用户参与还引导新闻机构聚焦公众关注度高的议题,鼓励深入探索与报道,促使媒体更好地倾听受众声音,优化新闻产品与服务,全方位提升报道的质量与受众价值感。

  再次,数字新闻的社会功能得到强化。用户的互动参与不仅加速了信息流通,更激发了公众的深入思考与广泛讨论,引导构建健康社会舆论环境,为社会进步与变革注入动力。用户在这一过程中担任监督者的角色,对新闻报道进行审视,揭露可能存在的伦理失范,倒逼新闻行业提升自律水平,维护报道的公正性与客观性。同时,用户参与提升公众对新闻事件的密切关注与主动介入,可以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争取信息的开放透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从而共同推动一个更为包容与理性的公共话语空间的形成。

  首先,可能导致虚假信息及谣言的蔓延。用户参与的自由性与匿名性特点虽赋予了用户表达的广阔空间,但也为其不负责任的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部分用户可能怀有特定目的,故意散播不实资讯,利用网络的迅捷特性,使虚假信息迅速扩散。这类信息常巧妙伪装,极具误导性,严重侵蚀了新闻的可靠度与公众信任基石。除经济动机外,制造与传播假新闻的动因还可能涉及政治意图、个人偏见及追求网络关注度等多种因素。社交媒体平台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基于用户偏好推送内容,可能导致“信息茧房”效应,用户局限于自身观念的“回音室”中,更易接纳并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加之众多用户缺乏鉴别真伪的能力,进一步促成了虚假新闻的泛滥。此外,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可及性提高,非专业人士利用此技术创作生成内容,可能加剧信息真实性面临的挑战,所生成的新闻内容倘若缺乏准确性,不仅会误导公众,还可能引发信息领域的混乱。非专业用户产出内容的质量参差不齐,使得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遭遇极大挑战。

  其次,数字新闻参与中暴露出不平衡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某些特定观点或群体在讨论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其他视角或群体则面临边缘化风险。这一现象部分归咎于社交媒体算法倾向于强化用户已有偏好及关注度的集中,致使极端化及偏颇观点获得过度放大,相较之下,中立或少数群体的意见则易于被湮没或排斥,进而加剧信息传播的非均衡状态。各社会群体在数字新闻领域的参与度差异,可能导致对相同事件的认知及解读出现分歧,这种认知裂痕可能进一步拉大不同公众间的隔阂。当单一声音主宰数字新闻舆论场时,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极易受损,报道质量大打折扣。未积极参与数字新闻生态的个体,可能因获取信息的片面与失焦,而在决策与判断上遭遇困境。

  最后,用户参与还可能加剧数字新闻环境下的观点极化与分裂。社交媒体平台因其算法倾向于展示与用户偏好相符的内容,导致了“信息茧房”效应,用户频繁接触同类信息,这不仅巩固了既有偏见,也加剧了观点的两极分化。此类极化现象进一步撕裂社会结构,妨碍了理性对话与共识的形成,影响社会和谐。在社交媒体平台构建的交流空间里,用户倾向与观点相近者互动,回避异见交流,这种选择性互动模式无疑加深了群体间的割裂感。网络匿名性降低了发言的责任门槛,可能诱发言语攻击和敌意表达,破坏网络交流的文明秩序。

  鉴于此,新闻行业和社会面临共同挑战,即如何高效引导与管理用户参与。研究表明,参与工具的多样性反映了用户参与新闻的深度与广度,且直接影响用户的参与行为[14]。因此,新闻机构需从工具使用入手,分析用户参与背后的动机,对用户进行细分,并强化信息审核机制,引导用户走向理性参与,共同努力维护一个健康、活跃的新闻生态。同时,社会应加大对数字与信息素养教育的投入,提升公众的信息甄别与批判思维能力,以期在数字新闻时代,公众能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用户参与已成为数字新闻领域不可阻挡的趋势,深刻影响新闻业的发展。这一参与模式不仅促进了新闻内容的多元化生产与高效传播,还极大提升了受众的互动热情与个性化消费体验,为新闻行业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问题。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为增强用户参与度提供了广阔前景,但也带来了内容真实性、用户隐私受到挑战及信息偏见等复杂议题。这就要求新闻机构与监管方在探索技术创新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关规范,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品质,避免信息泡沫和偏见,促进新闻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深入剖析了用户参与新闻的核心概念、实践路径及其影响,揭示了这一现象在数字新闻生态系统中的价值与重要性。用户参与既激发了信息流通的活力,丰富了报道视角,也面临着诸如假新闻泛滥、信息失衡等挑战和问题,凸显出有效管理和引导用户参与的紧迫性。用户日益增长的参与度正逐步重塑新闻的生产和传播逻辑,趋向更深层次的互动性、个性化发展。新闻机构如何不断创新,适应用户需求,成为新闻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现有的参与度衡量体系尚不完善,仅部分捕捉到用户互动的表象,未能全面反映用户的真实想法、行为模式及其对新闻内容的实际影响[15]。用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平台功能设计的引导,且在群体特征的聚合作用下,个体易被视作市场策略的对象,而非主动的新闻共创者,显示出新闻界对用户参与深层机制理解的不足[16]。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深化对用户参与效果的评估框架,探索维持用户参与新闻质量均衡的新路径,为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战经验。当前,用户参与度的评估往往侧重于互动频次等表面指标,而忽略新闻价值本身的考量。丹麦新闻学者Kristensen提出“预期接受”(expected reception)这一概念,认为是数字时代新闻工作中应当重视的一种新闻价值,从感知层面增加对用户的分析和预测[17]。“预期接受”指的是受众对新闻内容的预期反应和互动,它包含了三个主要维度,影响着新闻如何被受众感知和接受。“预期受众体验”这一维度关注的是新闻内容预期为受众,特别是订阅者提供的体验质量,它考虑了内容的相关性、深度和参与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提升受众的整体体验。“预期受众行为”这一维度涉及受众对新闻内容的预期行为和反应,包括对阅读量、参与度、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分享以及潜在订阅转化的预期,这些都基于内容对受众的吸引力和相关性。“预期算法行为”这一维度与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引擎和其他分发渠道使用的算法对新闻内容的预期优先级和可见性有关,依据算法根据用户参与度、相关性和趋势等因素,决定对内容进行排名、推荐和分发的方式。通过这三个维度,记者和媒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新闻内容将如何被受众接受、如何在用户体验中被感知,以及算法将如何处理其覆盖面和可见性。将“预期接受”作为衡量新闻价值的一个维度,有助于在内容策略上与受众偏好、行为和平台算法对齐,从而在数字时代优化新闻内容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智能媒体时代舆论极化的表现、规律及其治理研究”(批准号:21BXW056)阶段性成果】

  杨洸,杜丽洁.数字新闻生态下用户参与的多维度探索[J].青年记者,2024(08):5-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95年 , 北京375路公交车神秘消失 , 中国最神秘部队749局出手发现玄机

  蔚来创始人李斌谈亏损问题:特斯拉成立16年才盈利!第一天就挣钱的一定不是好生意

  苹果iPhone 16 Pro全网首拆!博主打开发现摄像头里有灰尘,产地显示是在国内,CPU变厚很多

  OpenAI最新一轮融资将完成,获超额认购,要求投资者至少投2.5亿美元

  Shams:恩比德3年1.93亿顶薪续约!目前合同总额5年3.01亿!

  华为首款三折屏Mate XT 非凡大师体验:尊贵且实用 名副其实的超旗舰

  苹果iPhone16系列体验:虽然没上AI,但依旧是地表最强的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