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5 11:50
随着媒体融合的加深,新闻写作日趋杂糅,社交媒体平台推送缺乏文体标识,新闻文体被遮蔽的现象日益普遍。
人类离不开信息,信息是我们这个世界运行所仰赖的血液、食物和生命力[1]。足够的有效信息是人类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的依据,因此采集与传递信息必须严把质量关。人类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原始部落之间传递消息,在挑选信使时往往遵循两个标准:一是身体素质好,行动迅速;二是风评信誉好,不会胡乱编造消息[2]。在手抄新闻时代,新闻写作就很讲究,须以简洁利落的句子传播,极少附带评论或分析,重点在于提供最大量的信息[3]。这一传统被现代新闻业继承下来,新闻写作在新闻实践中不断被规范,并由此而形成了独立成熟的新闻文体。但随着媒体融合程度的加深,这一观念不断受到冲击,部分专业媒体轻视文本质量、重视技术分发,导致专业内容的生产严重滑坡[4]。轻视文本质量的表现之一即是对新闻文体的漠视。
当下,社交媒体平台成为内容分发的重要渠道。数据显示,微信居我国通信类社交App排行榜榜首[5],截至2023年6月30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已达到13.27亿[6],社交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给专业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分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考察的对象主要是专业媒体(这里特指职业化的新闻媒体,与政务媒体、“自媒体”等相对)的微信公众号上的文本。新闻文体被遮蔽的现象非常普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缺乏文体标识:难辨信息与观点。由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多数只标注原创与转载,因而专业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对于自己生产的内容也多只标明原创而不注明文体。媒体微信公众号的界面一般分为消息、视频号与服务三大块,普遍性的操作是将所有图文内容都归入消息。以“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2023年10月26日的消息版块为例,《知识型家庭的一个小习惯,造就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是“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为自己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发布的订阅广告,《当家中老人失能失智:关切老龄化引发的三大社会问题》是一篇分析类(观点)文章,《与熊猫为邻》是一篇新闻报道。该公众号对评论类文章与新闻报道的唯一处理区别是后者在标注作者信息时加上了“南方周末记者”这一身份,但对于读者来说,这一细微的处理显然不足以帮助其区分该文章是“报道”还是“观点”。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报道、评论、广告等都有非常清晰的界限,目前社交媒体平台上这种模糊处理,将导致用户难以区分“报道”“广告”与“观点”,混淆对复杂内容的认知。
(二)写作杂糅:信息少、情绪多。媒体融合过程中,“个人空间”的自由式新闻写作模式不时涌向“公共领域”。这种自由式新闻写作模式是散文,或者说一种“比散文还散”的文体,它不再遵循某种新闻报道模式[7],标题看不出是新闻还是评论,将引人注目和提升趣味性作为努力目标,各出新招,吸引眼球;新闻导语故事化写作,篇幅增加;新闻背景夹叙夹议,日趋简化;故事多于证据,情绪大于事实。[8]
首先,很多专业媒体微信公众号上的新闻标题煽情化严重,核心信息模糊。比如“红星新闻”微信公众号2023年7月14日报道了一则消息,标题为“极高风险!这一大使馆提醒:尽快转移!”。从报道内容来看,是中非安全形势严峻,中国驻中非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务必做好安全防范。这本身是一条具有指导性的实用信息,对相关公民来说非常重要,按理应该在标题中明确核心信息,以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但此标题模糊处理关键信息,并未说明什么风险和哪个大使馆。读者从新闻标题中没有得到有效信息,耸人听闻的效果倒是达到了。又比如该公众号2023年7月16日一则报道的标题为“员工爆料!知名快餐店回应:全面彻查”,也是让人一头雾水。此类新闻标题不仅在“红星新闻”微信公众号上比比皆是,其他专业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也普遍存在。
其次,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观感受与事实描述杂糅在一起,稀释了有效信息。如2023年7月14日“潇湘晨报”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新闻《著名演员突然住院,虚弱憔悴!这病越来越年轻化,很多人都有》。这则新闻的问题在于:一是标题煽情,主观性强;二是题文不符;三是文章主体部分杂糅。从标题的逻辑来看,住院的著名演员年龄应该相对年轻,但正文讲的是91岁高龄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因高血压住院,这就稀释了后文关于高血压病的健康科普信息,标题的噱头让读者有被欺骗的感觉。而文章主体第一部分像煽情的文娱新闻,第二三四部分像高血压科普报道,整体上是“四不像”。
社交媒体兴盛的互联网时代,报道体裁的淡化和五花八门的文本样式不仅仅出现于网络媒体,传统媒体上的新闻报道文本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非消息非通讯的文章常常出现在报端[9]。而新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现象越来越严重,相互竞争的多元传播主体推动形成了复杂的文体结构,比如“元新闻”和社交媒体信息的混合,带来了对既有的“元新闻”的结构性冲击,即对前互联网时代媒体已经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新闻专业性理念,包括服务宗旨、价值判断、生产规范、产品标准、行为逻辑和职业伦理等的冲击[10]。具体到写作层面,这种文体遮蔽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专业媒体的核心功能是传播信息和联系社会,前者靠新闻报道实现,后者主要通过评论或分析达成。而新闻文体的遮蔽,既导致从标题到主体都在削弱新闻信息的含量,造成信息之殇,亦使得媒体联系社会的功能在逐渐模糊的文体中不断被弱化,由此削弱自身的公信力。
(一)客体层面:影响公共舆论。舆论是社会的晴雨表,是社会心理的反映,能够影响公共决策,甚至影响政治和社会的建构。“舆论之健全与否,则视其所根据之事实究竟正确及详细与否以为定。舆论之以正确详细之事实为根据者,必属健全,若所根据者并非事实则健全之舆论无望矣。如以新闻相供给,则社会有正当之根据,自发生正当之舆论,诸事自可得正当之解决。若所供给者为非新闻,则舆论之根基既已动摇,健全何有?”[11]徐宝璜先生这段话厘清了社会正常运转与报纸提供新闻之间的逻辑关系,即正当解决各种矛盾,必须得益于健全的舆论,而健全的舆论必须建立在正确与详细的事实基础上,所以报纸应该提供新闻。徐宝璜所说的新闻本质上指的是真实准确的信息。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也认为受众是否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影响着公共舆论的形成过程,在判断任何信息时需要思考:我遇到的是什么类型的新闻?信息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缺失了什么?信息来源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实际上强调了信息的类型、信息的完整性、信源、信息的验证程度、各方观点的平衡性、信息的有用性[12]。然而,新闻文体模糊导致事实和价值甚至情绪产生了错位,并经常杂糅在一起。
没有理性的辩论,无法形成理性的公共舆论,而没有事实为基础,则理性的辩论就是无源之水。后真相时代,影响人们认知和判断的更多是自己的价值认同,而不是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判断[13],如果缺乏事实基础,这种错位将更加严重,甚至可能加剧舆论的分裂,进而加剧社会的撕裂。因此,对于专业媒体来说,如果不能把发现事实、描摹事实、提供信息放在首位,则将影响公共舆论作用的发挥。
(二)主体层面:弱化媒体的公信力。媒体形成公信力的首要条件是报道客观真实。很多人对媒体质疑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记者应该在文章中保持绝对中立,不发表任何观点[14]。新闻体裁分类就是给新闻报道确立一个新闻叙事的文本理念框架,换句话说,新闻文体是新闻从业者职业实践规范的表征。如果放弃以事实为核心的报道理念,丢弃已经约定俗成的文体规则,甚至跟在“自媒体”后面亦步亦趋,则无从体现专业媒体的专业优势;而如果丧失了信息生产的专业性,则专业媒体的合法性也就随之消失。同时,由于社交媒体平台多没有严格的内容生产规范,导致用户对其传播的信息不信任。《2023数字新闻报告》显示,主要通过社交媒体作为新闻来源的人对虚假新闻更为担心(64%)[15]。这一数据也充分说明,专业媒体如果不能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遵循严肃的编辑方针,罔顾新闻文体的约束,那么其将与“自媒体”毫无区别,甚至会丧失公信力,因为在公众的认知中,专业媒体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代表的是媒体本身,不会因为传播渠道不同而对信息品质有不同要求。
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元主体进入新闻传播领域,对于专业媒体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其信息传播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机遇在于其可以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传播场中凸显专业优势以巩固其权威地位并对其他传播者进行专业规训。实践需要观念指导,新闻文体规范的践行也要从观念层面和实操层面双管齐下。
(一)观念层面:强化文体意识,信息质量为上。文体本是文学理论中的术语,是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由体裁、语体和风格三个层面构成[16]。后来新闻写作中也运用文体这一概念,指称新闻体裁中的文字表现的各种写作形式。一般认为,新闻文体在19世纪开始形成,“倒金字塔”结构的出现对新闻文体建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新闻文体走出了文学的襁褓,实现独立[17]。
事实上,新闻文体是新闻观念的反映。观念通常是人们对一般性事物的认识和意志化,是人们主观中的客观存在。观念一经形成,在一定时期内,将始终贯穿于人的行为之中,是人的一系列行为的基调[18]。如果说手抄新闻时代讲究写作规范是少数权贵富商与手抄新闻作者个人之间良性互动的结果——前者需要及时准确的信息,后者需要高额报酬,那么19世纪中后期新闻文体的形成则标志着新闻作为一个行业已经具备专业理念与专业精神。19世纪中后期,新的中产阶层在美国兴起[19]。相较于以小企业家为主体的老式中产阶层,新的中产阶层主要是依附于科层组织里的白领,无论处于哪一个层级,他们总是不安和忧虑,因为决定他们获得收入、行使权利、享受威望、学习和使用技艺机会的劳动市场充满不确定性,这就决定了他们要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也就是说,到19世纪后期,对有效信息的需求由手抄新闻时代的少数个体变成了现代社会日益庞大的一个阶层。这种对高质量信息的规模化需求催生了媒体的职业伦理和行业标准,媒体的行业规范和标准通过层层把关和执行得以贯彻。20世纪以来,新闻行业规范和标准被推广,而落实的重要路径就是对新闻文体的坚守与完善。
在推进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改进新闻报道,首要目标应该是提高新闻信息的质和量,使其充分发挥新闻的作用,其他功能的改进均处于次要地位[20]。要规避新闻文体的遮蔽现象,首先要从观念层面厘清对新闻本体的认识。只有从观念层面强化新闻文体意识,写作才会去杂糅化,才能为公众提供优质信息。
(二)操作层面:创新方法,同步规范文体标识。传统新闻业通过版面或栏目区分信息类别,硬新闻、软新闻、评论并存且界限清晰,公众一目了然,网站和客户端也有清晰的产品类别。数字新闻业的特点是行业壁垒被打破、边界日渐模糊,媒体呈现出开放、互动、去中心化的特征,这对于专业媒体来说是把“双刃剑”,既要充分享用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又要不被其反噬,在规范写作的同时,必须创新实操方法以坚守文体观念。
如果专业媒体还是基于现在微信公众号普遍采用的“消息、视频号、服务”三大块分类,那么就要细化措施。目前有些专业媒体在创新方法方面跨出了重要一步,值得借鉴。比如2023年9月20日“新京报”微信公众号推出的评论《预制菜进校园,得让家长有个明白账》,标题后面附上“新京报薇微说”,提示读者这是一篇评论文章。这种方法比较简洁,即在推送文章的前面以文字或其他符号标注体裁类别,提示读者。又比如“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2024年1月6日消息版块中的《哈尔滨,何以能接住“泼天富贵”》,标题下面注明作者涂格是澎湃特约评论员。这是通过标注作者身份表明文体属性。此外,还可以在文末以多种方式标注信息类别,比如2021年2月3日中文简化版App上刊发的《在仰光亲历缅甸政变》一文,文末就注明了本文来自观点版面,《昂山素季与军方的权力游戏:缅甸的民主希望是如何破灭的》文后注明来自Max Fisher与Amanda Taub共同撰写的“解析”专栏,并对该专栏做了简要说明。
在数字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社交媒体平台日益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规范操作是专业媒体提升公信力的路径之一。专业媒体要从观念上意识到新闻文体是新闻观念的直接表现,其对信息质量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然后从技术层面加以改进。
虽然数字技术改变了新闻生产,使得专业媒体无法保证新闻在传播及再生产过程中不被改变,但这不能成为专业媒体放弃为公众提供专业新闻产品的借口,恰恰相反,在社交媒体平台快速发展的时代,专业媒体更应该成为良好舆论生态的第一把关人,在推进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强化新闻的文体意识,坚守为公众提供优质信息的职责。
【本文为国家重大专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编号: 18VXK008)阶段性成果】
[1]詹姆斯·格雷克.信息简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20.
[2]林子人.一个没有新闻业的社会是不完备的社会:张立奋谈人、新闻与技术的关系[EB/OL].(2022-06-30).
[3]安德鲁·佩蒂格里.新闻的发明:世界是如何认识自己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26-129.
[4]胡翼青,李璟.“第四堵墙”:媒介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媒介融合进程[J].新闻界,2020(04).
[7]周大勇.超传播背景下中国新闻文学化问题:“新10年”新闻“历史回归”现象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8]王立君,尚靖枚,张铎.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文体的新特征[J].青年记者,2018(36).
[10]陈昌凤,林嘉琳.新闻专业危机与“元新闻”信息伦理抗争:对美国大选社交媒体图景的观察[J].新闻界,2021(02).
[12]公文.模糊信息中的受众、民主与新闻:评《模糊信息过载时代如何知晓真相》[J].国际新闻界,2013(03).
[13]屈会超.后真相时代新闻内容生产的危机与出路[J].青年记者,2020(02).
[16]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21.
[19]C.莱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47-55.
陈艳辉.媒体融合中的新闻文体遮蔽:表现与规避[J].青年记者,2024(05):33-36.
Copyright © 2002 中欧体育·(中国)zoty-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73353137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