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破并举的“哈工大之道”

2024-10-09 20:50

  2020年6月7日,习致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在贺信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学校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哈尔滨工业大学坚持立破并举,纵深推进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内部治理等四项重点领域改革,以超常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为重大科研成果培育提供支撑,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开路探索。

  火箭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轰鸣声、欢呼声、鼓掌声交织,“天都一号”“天都二号”卫星成功发射。3月20日,在位于海南省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员、本硕博学生组成的哈工大思政实践团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以前都是在视频中看,这次能到现场观摩,太震撼了。航天的伟大、国家的强大……种种自豪涌向心头。”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与自动化大类大一学生苑芮宁难掩激动,更加坚定了自己逐梦航天的选择,立志要从“喜欢看星星”的孩子成为“能够触摸星空”的航天人。

  这是哈工大创新开展“大思政教育”的一个缩影。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介绍,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注重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互联互促,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服务国家需求和发掘自身潜能并举的人才培养生态日臻完善。

  前不久,一个名为“尖班”的新项目引来不少关注。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赵雅琴介绍,这是一项专门选拔与培养新时代顶尖创新人才的新举措,将设立院士担任导师的全新平台,进一步打造本博贯通成长新路径。

  实际上,早在2020年推行首届“院士班”,也就是一批由院士领衔或担任班主任的特色班,已经为哈工大探索人才成长规律、破除本科教育积弊埋下了伏笔。

  “学分少了,并不意味着学的知识少了,而是通过课程重构,让内容精简、节奏紧凑,可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锻炼思维和实践能力上。”作为首届“院士班”的一员,今年即将毕业的王伟鉴感受颇深。在他所在的“小卫星班”,学生的总学分从原来的179.5学分缩减至160学分,可以根据爱好和特长,在航天专业及全校任意专业中选择一个主修、一个辅修,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哈工大,很多同学感慨入学后的体验“远超预期”“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以“院士班”“战略班”“总师班”为代表的品牌工程,以学术大师、工程巨匠、业界领袖和治国栋梁四类杰出人才为目标的培养体系,正在帮助越来越多青年学生在“强国有我”的跑道上加速奔跑。

  对于机电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周柏宇、陈斌来说,今年1月参加学院专门组织的本科综合设计(论文)答辩,得以提前半年毕业,让他们有机会提前规划个人未来。

  以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只在毕业前进行,现在可以由本科综合设计(论文)课程代替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拥有更多选择。目前,这一改革已推广至全校大二至大四本科生。

  “只有超常规,才能破陈规;不是停则退,而是慢则退。”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坦言,这种培养创新人才的紧迫感,来自全球科技迅猛发展的客观事实,来自国家急需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来自不少家长和学生的深切期望。

  师资强,教育方能强。今年4月,2024年东北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哈工大举行,学校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正式揭牌,旨在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大力提升校内外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伴随一系列重磅举措,一场以高质量为导向的教育变革正在变成现实。学校已开设人工智能通识类、专业类课程231门,已出版数字课程56门,另有19门数字课程正在建设中。前不久,“人工智能技术在自主学习模式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名单。

  “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后,学生可以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提升了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琰说。

  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哈工大进一步深化“招生—培养—就业”一体联动。校本部本科生生源全国平均排名4年连升15位,2023年进入全国前十,国防航天领域就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学生就业率在C9高校和工信部部属七所高校中均位居第一。

  5月28日,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神舟十八号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宏团队领衔的问天舱机械臂团队,已多次支持航天员成功完成出舱活动。

  多年来,这一团队始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集智攻关,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凝练重大科学问题,聚焦空间机器人领域关键科学问题和国际前沿探索,成为重大工程项目与前沿基础研究有机结合的典范。

  “过去我们仰望太空,总觉得遥不可及;如今,许多需要抵达太空才能进行的实验,在地面上就能完成。”在有着“地面空间站”之称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处,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李立毅向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介绍。

  这是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由哈工大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建设,于今年2月27日正式通过验收,成为学校向“新”发力、打造国之重器、服务强国建设的典型例证。

  李立毅回忆说,装置建设过程中,团队发挥“靠天、靠地、更要靠自己”的硬核作风,秉持“越是打压制裁,越要自立自强”的斗争意志,战胜了诸多困难和挑战,最终实现重大突破。

  知难而进,难能可贵。瞄准航空航天、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哈工大始终以超前布局统领基础科研与应用研究,深入发掘科教资源,不断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打造形成新增长极。

  参与探月、探火,助力天宫、北斗、华龙一号;继工程学后,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获批,2个团队入选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1项原创性成果登上《自然》《科学》等顶级学术期刊;一批教师获中国青年科技奖、青年女科学家奖、科学探索奖……

  聚焦“真问题”,哈工大不断建强“有组织”的科研体系,实现了一系列从“0”到“1”的原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国家重大工程。

  “科研团队有技术,行业企业有需求,我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王丛菲说,从制约科研成果转化的堵点、难点出发,学校推出了“学科团队+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化区域平台”的成果转化新模式,将以先进技术研究院为平台,打造黑龙江先进技术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自20世纪90年代起,哈工大在国内较早开展小卫星技术研究,如今已有20多年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形成了诸多核心技术。作为成果转化的结晶——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已是一颗“行业新星”,带动了卫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在推进航天高技术成果落地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龙江三号”通信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天都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微纳双星”发射成功……好消息一个个传来,有着“中国航天第一校”之称的哈工大已经成功发射20余颗卫星。

  5月8日,由哈工大牵头,联合百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商业航天产业技术联盟,将进一步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的作用,全力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加速推动航天产业发展。

  “五四三二一,发射!”今年1月,率先开放校园的哈工大迎来一批特殊游客——来自广西的11名“小砂糖橘”和哈工大师生一同观摩了模型火箭发射。一时间,哈工大星、校训石、航天馆等入列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种草清单”。

  “尔滨现象”火爆“出圈”,坐落于百年老街中央大街的哈工大中心,人气爆满。体验尖端科技、感受国之重器、浸润科学精神,吸引不少游客专程慕名而来。自2022年5月开放至今,这里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60万人次,举办各类科普讲座270余期。

  “2032,哈工大见”“这就是我要追的星”“星辰大海等我来”……在电子留言簿上,小朋友们用稚嫩的笔触写下自己的感受,许下科学报国的心愿。为迎接纷至沓来的参观者,哈工大组建的科普团队已达200余人,累计有7000余人次师生开展志愿服务。

  前不久,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哈工大中俄联合校园大门初现,庄重沉稳、典雅大气,不少市民前来围观。在教育部、黑龙江省的大力支持下,这一中俄合作项目取得丰硕成果,成为中俄两国深化科教合作的新名片。

  夏日已至,在洒满阳光的暖廊里,不少学生伏案学习,安静专注。这就是被网友称为“哈工大航站楼”的暖心之地,夏可遮阳远离暴晒,冬可挡雪单衣穿行……如今已开展第四期建设,建成后总建设长度2243米,将实现一校区东西南北基本贯通,二校区形成闭环。

  本科生高质量四人间成为现实,硕士生二人间、博士生单人间指日可待;学生公寓空调安装全覆盖,学生“洗浴不出楼”;地下公寓体育馆再度升级,风雨操场即将投入使用……

  4年来,学校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聚焦师生实际需求,持续推进美丽校园建设,着力打造更加宜学、宜教、宜居的校园环境,在持续“出圈”的同时,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去年11月,“哈工大同一宿舍3人全部当选院士”冲上热搜,“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影响着一代代学子急国所需,成长成才;

  正值毕业季,今年毕业生中,学校共有182个寝室全员升学,这样的新故事再次“刷屏”,为哈工大坚持五育并举、培育时代新人再添新注解。

  随着一系列改革推进,哈工大以更有活力、更具动力的风貌,在祖国东北角筑起人才与科创高地——

  全面推进核岗定编,以科学精准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以关键业绩贡献度为准绳,优化科研人员薪酬体系;“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不劳不得”鲜明导向持续落地,引导广大教职工激发内生动力……

  建校104年来,这个“英雄的校园”里,已有143位省部级领导干部、123位两院院士、168位大学书记和校长、450余位航天国防总师、54位共和国将军从这里走出。2020年以来,新增两院院士5名,新增国家级人才317名。

  开启新征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广大师生表示,将始终赓续红色血脉,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以扎实业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